淮北新聞網訊 為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,做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,相山區精準推進高齡津貼發放民生工程工作,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。截至10月14日,共為7931位滿80周歲、不滿100歲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239.24萬元,為32位百歲老人發放百歲老人保健金14.35萬元。
審批程序“嚴”。按照公正、公開的原則,把好高齡老人津貼“申請關”“審核關”“審批關”等各個環節,建立檢查監督制度,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,仔細核實申請高齡津貼居民的基本資料信息,確保信息準確無誤。補貼資金實行專戶管理,專款專用,并通過“一卡通”及時、足額、準確發放到位。同時向社會公布高齡津貼的發放范圍、發放標準和發放程序,強化社會監督。
動態管理“準”。嚴格按照個人申請、村(居)委會初審和公示評議、鎮(街道)審核、區民政局審批的程序辦理。堅持定期逐戶逐人調查制度,實施動態化管理,確保信息真實、準確、完整。對新申請符合條件的高齡老人及時辦理審批、新增手續;對于死亡的及時辦理停發,確保津貼臺賬信息更新及時,切實做到應發盡發,應退盡退。
綜合服務“優”。針對高齡老人特點,著重做好上門入戶宣傳工作,及時將高齡津貼補助對象范圍、發放標準、申請時間及發放程序等有關政策內容進行廣泛宣傳,將民生政策帶到群眾身邊,真正做到了讓群眾知標準、明手續、曉流程。對于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,主動安排工作人員上門協助申請,確保每位符合條件的高齡老人享受到此項惠民政策。
■ 通訊員 張晴晴
責任編輯:任曉偉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